淺述便攜式重金屬檢測儀的工作原理
發布時間:2021-05-24 點擊次數:517次
土壤是污染物的歸宿,它對重金屬污染沒有自凈能力,反而有累積性、隱蔽性、持久性等特性。土壤一旦受到重金屬污染,危害將長期存在,通過使用精密的儀器化驗土壤樣品、檢測農作物或研究對人畜健康影響后,才能確定重金屬污染的存在與否及嚴重程度。
隨著重金屬污染的不斷加劇,已引起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,但是當前重金屬測定方法測定速度慢、步驟繁瑣且儀器昂貴。因此基于這種形勢,開發出了重金屬快速測定方法,那就是使用
便攜式重金屬檢測儀,該儀器可對蔬菜、食品、土壤、有機肥等樣品中的鉛、砷、鉻、鎘、汞等進行快速聯合測定。
該檢測儀是一款便攜式的、可手持的,儀器可分析鉀,鈣,鈦,鉻等34種元素,能夠對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元素進行高精度、高可靠性的定性定量檢測,是開展土壤重金屬檢測的重要儀器。
當便攜式重金屬檢測儀工作時,X光發射器發出的高能量初級射線光子會撞擊樣品元素。這類原始光子包含了足夠的能量,能使里層,即K層或L層的電子偏離軌道。此時原子變成了不穩定的離子。因為電子本能地尋求穩定,外層的L或M電子就會進入空間以彌補內層。當這些電子從外層進入到內層時,它們釋放能量,我們稱之為二次X射線光子。
這個過程叫做螢光輻射。每一種元素的次級射線都有其特點。但是,X射線光子螢光輻射所產生的能量,是由電子在轉換過程中內外層能量差異所決定的。舉例來說,鐵原子Fe的能量Kα約為6.4電子伏。某一特定元素在某一時刻發出的X射線的數量或密度,可以用來測量該元素的數量。XRF能量分布的典型光譜顯示出不同能量下光子密度的分布。
希望上述內容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本檢測儀。